挣扎中的决断

《挣扎中的决断》

作者 ABC
挣扎中的决断

这本书挺有意思。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历史书,而是讲日本战后两个重要人物的对话。他们是鹤见俊辅和竹内好。鹤见俊辅是战后学者,他给竹内好写了传记,这让人好奇。竹内好是谁呢?他是研究中国文学的,也是战后思想的奠基人。他的思想和日本近代史关系很大。

这本书特别的地方在于,它不是流水账。它不是记录竹内好的一生,而是分析他的思想。鹤见俊辅从竹内好的作品入手,像侦探一样,展现他的思想变化。他分析竹内好的思考和日本近代思潮的关系。这样写,感觉不是在读个人传记,而是在读日本精神史。

竹内好出生在1910年。他的人生和日本国家主义的兴衰一起。他的思想因此有矛盾。鹤见俊辅写竹内好,也是在思考日本为什么会打仗。他也在思考战后怎么面对历史。这种思考不是简单的批评,而是更深层次的提问。比如,我们是谁?我们从哪里来?要到哪里去?

书里提到,竹内好对“日本文化”、“民族”、“民族主义”这些概念,一直很警惕。他不是盲目爱国的人。他不断反思自己。这种反思需要勇气。因为它等于否定自己以前的选择。阿部安成教授说,竹内好“面对自己曾经的选择,并公开说了,承认错误,这让他成为一个特别的思想家”。这种坦诚让人佩服。

而且,竹内好从鲁迅那里学来的“挣扎”,不是空话。它是一种行动,一种自我反省。这种“挣扎”像一颗种子,埋在竹内好的思想里,不断生长。这种精神让人感动。

孙歌老师也说,竹内好当年面对的问题,今天还在困扰我们。这说明什么?这说明竹内好的思想不是过时的。它是有价值的。他不仅属于日本,也属于全人类。我们怎么面对他提出的问题,这是我们的责任。

黑川创在《鹤见俊辅传》里说,鹤见俊辅很重视“传记”这种方法。他认为,要让哲学有用,就要“对这个世界有同情”。关注个人的判断、错误、思考的传记,符合这个方法。鹤见俊辅写竹内好,不是为了赞美他。而是通过看失败,开拓思想,寻找未来的可能性。这种态度让人敬佩。

日方出版社评论说,这本书是“选择不同的方法,和时代一起走的两个思想家的相遇”。这种相遇不是简单的握手,而是思想的碰撞。鹤见俊辅和竹内好,他们像两颗星星,在历史中闪耀,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。

这本书值得我们好好读。它不是读完就忘的书。它会让你思考。它会让你重新看自己,重新看世界。它会让你明白,思想的力量可以很强大,可以很深刻。

读完这本书,感觉自己也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。它让我明白,历史不是简单的过去。它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的镜子。我们只有不断反思,不断学习,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。这本书很棒,我推荐给大家。

豆瓣链接: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37095755/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xebook.net/7008.html

相关文章